时间:2018年7月24日下午3点30分
地点:“连云港发布”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名志
发布人:市发改委主任韦怀余,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刘军
发布议题:2018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张名志: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高扬加快发展主旋律,突出绿色发展主基调,狠抓改革创新主引擎,拓展特色发展主路径,把握协调发展主方向,振奋精神、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市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相关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发改委韦怀余主任,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军副局长。我是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名志,主持这场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市发改委韦怀余主任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相关情况;二是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发改委韦怀余主任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相关情况。
韦怀余: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新闻界朋友们多年来对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就2018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深入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突出重点环节,落实关键举措,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
(一)实体经济持续向好
1.工业生产总体平稳。1-6月份,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分别增长13.3%、12.5%。医药、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增势强劲,合计增收105.4亿元,对全市工业应税销售贡献率达70%。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全市28家强优企业拉动明显,实现工业应税销售682.3亿元、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4.4个百分点。
2.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6亿元、增长9.7%,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接待游客1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互联网+商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网络零售额达80亿元、同比增长近30%,网店数量达3万余家,从业人数8万余人。
3.高效农业加速集聚。1-6月份,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9万亩,总面积达117.6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升至20%。开放农业快速推进,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新增7家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新增数量全省领先。
(二)投资项目稳步向好
1.投资结构趋于优化。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2.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7.3%,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0.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4%。民间投资潜力、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1-6月份全市民间投资646.1亿元、增长14.7%,高出全部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到61.9%、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城建投资有所放缓,累计完成279.2亿元、同比下降6.6%,低于投资增幅14.7个百分点。
2.投资领域更加合理。补短板投资不断加快,130个补齐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短板和薄弱环节的投资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5.5%。1-6月份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2.5%,占投资总量比重下降1.3百分点。
3.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18年全市共安排48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99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0.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1%、54%。中复神鹰碳纤维技术改造、兴鑫钢铁环保治理等17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或投入运营,双菱风电模具、毓丰锂电池正极材料等一批项目进入设备调试或试生产阶段,上半年,48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5.6亿元。
(三)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力提升化工行业供给质量,近200家化工企业停产整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新增场外市场挂牌企业45家,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30.6亿元。鼓励参与 “直购电”,110余家企业直购电量30亿千瓦时,累计降低用电成本约6000万元。
2.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较快。新医药、新材料行业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新产业实现应税销售368.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7%,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2%,占规上工业比重41.2%,较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十百千”工程,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1-6月份全市50家企业成功纳入省高企培育库,5项医药企业科技计划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公示。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骨干药企销售额中有近一半来自近几年新上市药品。
(四)财政金融较为稳定
1.财税收入增长较快。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6亿元、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1.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19.8%、51.2%、19.6%。税收质量明显提高,全市税收占比77.5%,较去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
2.融资规模稳步扩大。截至6月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33.3亿元,其中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252.7亿元,同比多增21.1亿元。直接债务融资发行平稳,6月末,直接债务融资存量483.4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量居苏北第二。
3.金融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931.2亿元、1695.4亿元,较年初增加99.3亿元、171.1亿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一步规范,债务风险得到进一步化解,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总体进展平稳。
(五)外向型经济持续回暖
1.“两基地”建设进展较快。上合组织物流园加快建设,1-6月份园区累计完成物流量683.7万吨、物流业总收入1.4亿元,分别增长67.5%、62% 。中哈合作持续发力,中哈物流场站完成集装箱进出场量13.8万标箱,同比增长25%;哈国东门无水港完成过境换装集装箱量5.6万标箱,同比增长36.3% 。
2.港口运输总体平稳。1-6月完成港口吞吐量1.2亿吨、集装箱238.8万标箱,分别增长2.4%、1%。多式联运稳定增长,海河联运量594.2万吨、增长47.3%。国际货运班列运输完成3.2万标箱,同比下降14.3%,其中6月当月止跌回升,与5月份相比实现环比增长9.5%。
3.外资外贸稳步向好。从1-6月份数据看,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98.9亿元、增长14%,高于全省平均4.6个百分点。全市30家重点企业完成进出口188.5亿元、增长17.8%,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今年5月,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将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1.居民收入持续增长。1-6月份,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82元、增长9.2%,快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2元、增长8.2%,增幅居全省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0元、增长9.2%,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1-6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8%、较去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4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人数0.87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0.1万人、0.26万人、0.28万人。
3.物价水平温和上涨。1-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0%,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低水平。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八大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6%、1.2%、2.9%、2.4%、2.3%、3.5%、2.8%、1.6%。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稳定,全市各项指标保持合理区间并继续呈现向好迹象,高质量发展效应持续显现。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战略部署,在各方面形成了抓发展、争进位的强大合力,随着全市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和“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条件将进一步牢固。与此同时,全市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部分行业、部分指标结构性调整,筑底蓄势和回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巩固当前健康稳定运行的发展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抓运行调度,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紧盯序时进度,全面对照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指标体系,对标找差,自加压力,推动各项指标达标落实。强化运行调度,突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等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的关键性指标,与周边城市开展横向比较,认清差距、倒排任务、抢抓进度。强化督查推进,重点加强对滞后经济指标、进展较慢重点项目的协调督查力度,推动各项任务达标见效。
(二)抓企业服务,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落实全市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良好营商氛围。壮大骨干企业,做好28家强优企业的全流程服务。以《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政策的意见》出台为契机,加强政策宣传,抓好产业培育,全力巩固新医药、新材料、石化等产业优势,支持企业增资扩能、新上项目,并在政策扶持、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予倾斜,力促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抓项目投入,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全力以赴抓好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东华能源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及早开工建设。千方百计做好产业项目要素跟进,化解面临难题,牢牢抓住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66个重大产业项目,实行领导挂钩帮办,持续加快投资,确保产业投资1000亿的年度目标不动摇。着眼项目良性滚动发展,重抓项目的招引储备。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在石化、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强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四)抓产业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以“两灌”化工园区整治为重点,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实际特点,选准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动能培育,重点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石化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尽早落地。
(五)抓重点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国企聚焦主业、压缩层级、保值增值,切实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调控和平台建设等。进一步扩大开放,以综合保税区的获批为重要契机和抓手,用好各类开放载体和平台,研究出台推进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未来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
(六)抓民生工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十大民生工程、50项惠民实事为抓手,继续抓好民生改善,安排实施一批棚户区改造、饮用水源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项目,切实提供均等、便利、快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守住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底线,切实维护好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张名志:谢谢韦怀余主任。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关心的问题提问。
记者: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韦怀余:首先,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总体平稳、趋势向好、压力不小。
第一,总体平稳。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部分指标增幅好于全省平均、高于周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较为稳定。上半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等主要提质增效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2%、12.5%。增长态势保持平稳,比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7%,这是在全市主动停产整治200多家化工企业和德邦化工搬迁等情况下,取得的增长成效。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我们经济增长是平稳有序的。
第二,趋势向好。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聚集的发展要素越来越多,项目投入情况越来越好,项目的数量、体量也越来越大。体现在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明显提高,“三新一高”产业增幅明显加快,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创新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二是效益型指标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税收入等各项收入性指标增速明显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第三,压力不小。上半年,全市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金融去杠杆、原油价格走高、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多个方面,都深刻影响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受统计体系结构性调整、两灌园区整治、部分骨干企业检修等多重因素影响,GDP、产业投资等少数指标未能达到序时;同时,部分大项目审批层级高、流程比较长、推进难度大,直接影响全市1000亿元产业投资任务完成,距“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目标还有差距,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积极加以应对,努力破解其中难题。谢谢大家!
记者:近年来,全市坚定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市发改委每年都在市级层面筛选一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抢抓推进、破解难题、也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会上,市委项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抓项目、抓投入作为核心,加快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请问,在重点项目推进上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韦怀余: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瞄准千亿产业投资目标,在项目进度、要素协调、项目储备、推进导向等方面,加强攻坚、务实奋进,千方百计实现高质量的项目投入和高水平的项目推进。主要措施有:
(一)重抓项目建设进度。建成投产一批,优化条件、强化保障,确保鹰游新立成毛绒等项目按时竣工。加快实施一批,精心组织、抢抓进度,加快润众制药等项目建设进程,力争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抓紧开工一批,狠抓前期、加速推进,力争盛虹石化等项目年内开工。有个好消息和大家通报一下,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我市徐圩新区位列其中,这为重点石化项目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重抓项目协调服务。加大项目服务力度,为重点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及时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土地、能耗等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及时开工、按时竣工的重点项目,想方设法满足建设条件。加大部门联动力度,建立部门联席会办制度,对于市级权限范围的项目,加强各部门配合,集中会办,限时办结。
(三)重抓项目生成储备。对上争取一批,深入研究政策、全力争取政策、灵活运用政策,及时把握国家和省发展动态,努力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盘子”。对外招引一批,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对全市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大力培育新增长点,近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石化、新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办公室,通过大家的努力,在项目招引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对内催生一批,进一步完善我市扶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培优培强力度,推动社会资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介入重点项目。
(四)重抓项目推进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分解落实三年行动计划66个重大产业项目,完善各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强化跟踪督查,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坚持重点项目通报、季度现场观摩、半年检查考核、年终综合考评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适时检验项目推进情况。强化考核导向,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政策的意见》,制定《2018年度重点产业项目综合目标考核细则》,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评价激励制度,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力促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达效。谢谢大家!
记者: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请问具体哪些方面拉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刘军:今年上半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82元,增长9.2%,在全省十三个市中居第四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02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10元,增长9.2%。
从居民收入四大项构成来看:
1.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092元,增长9.8%,占可支配收入的55.1%,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9354元,增长8.8%,占可支配收入的56.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493元,增长9.6%,占可支配收入的52.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均为占比最高和拉动力最强的收入分项。
2.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952元,增长5.7%,占可支配收入的22.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265元,增长4.4%,占可支配收入的19.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592元,增长6.9%,占可支配收入的30.1%,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3.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725元,增长10.7%,占可支配收入的5.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322元,增长8.5%,占可支配收入的8.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40元,增长18.2%,占可支配收入的0.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但其在四大项收入中占比最小,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最小。
4.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2113元,增长11.8%,占可支配收入的16.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2660元,增长10.7%,占可支配收入的16.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1485元,增长12.1%,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7.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0个百分点。
张名志:各位记者朋友们,感谢大家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关注。希望大家广泛宣传,为我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